在古诗词中,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句子:“无人与我立黄昏”。这句话虽然单独存在,但其意境深远,引发了许多读者的共鸣。那么,这句诗究竟出自哪里?它的全诗又是怎样的呢?
实际上,“无人与我立黄昏”这句话来源于清代才女贺双卿所作的《凤凰台上忆吹箫·香冷金猊》。这首词是贺双卿在孤独寂寞之时写下的,表达了她对生活无奈和对情感失落的感慨。
以下是这首词的全文:
香冷金猊,被翻红浪,起来慵自梳头。任宝奁尘满,日上帘钩。生怕离怀别苦,多少事、欲说还休。新来瘦,非干病酒,不是悲秋。
休休!这回去也,千万遍阳关,也则难留。念武陵人远,烟锁秦楼。惟有楼前流水,应念我、终日凝眸。凝眸处,从今又添,一段新愁。
在这首词中,“无人与我立黄昏”一句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黄昏时分的孤寂场景。这样的画面充满了凄凉之感,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深深孤独。这种情感表达方式,在古代诗词中并不少见,但却因为贺双卿细腻的笔触而显得格外动人。
贺双卿生活的时代,女性的地位普遍较低,她在家庭中遭受诸多不公,这些经历都深刻影响了她的创作。因此,《凤凰台上忆吹箫》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,更是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真实写照。
总之,“无人与我立黄昏”这一句,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。它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人,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。同时,这首词也让我们更加关注历史中那些默默无闻却才华横溢的女性,她们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了解和铭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