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呼之欲出什么意思】“呼之欲出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种事物或人物形象非常鲜明、生动,仿佛一呼唤就会立刻出现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、艺术、影视等领域,用来形容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或场景描写极为逼真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呼之欲出 |
拼音 | hū zhī yù chū |
出处 | 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王右军(羲之)在会稽,尝与谢安共游,见其人风流俊爽,有林下之风。安谓曰:‘君今何如?’右军曰:‘我与君同是山阴人,君之风度,吾所不及也。’安曰:‘子亦有此意乎?’右军曰:‘吾虽不才,亦有此志。’安笑曰:‘若能如此,岂非呼之欲出?’” |
本义 | 形容某人或某物形象逼真,仿佛一叫就出来 |
引申义 | 多用于形容人物形象鲜明、情节紧凑、意境深远等 |
二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举例 |
文学作品 | 小说中的人物刻画非常细腻,读起来“呼之欲出”。 |
艺术创作 | 画家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,仿佛“呼之欲出”。 |
影视作品 | 角色表演到位,观众感觉角色“呼之欲出”。 |
日常表达 | 描述某人性格鲜明,让人印象深刻,可以说“他真是呼之欲出”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栩栩如生、跃然纸上、活灵活现 |
反义词 | 粗制滥造、平淡无奇、死气沉沉 |
四、注意事项
1. “呼之欲出”多用于正面评价,强调作品或人物的生动性。
2. 不宜用于描述抽象概念或模糊不清的事物。
3.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。
五、总结
“呼之欲出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物或场景描写极其真实、鲜活。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美感,也反映了对艺术和文学的高度欣赏。无论是写作还是日常交流中,合理运用这一成语,都能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表现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