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黄发垂髫的意思】“黄发垂髫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老年人和儿童的外貌特征,借以表达对自然、和谐生活的向往。该词出自《桃花源记》:“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”意思是老人头发变白,小孩头发下垂,形容老少皆安乐自在的生活状态。
一、词语解析
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出处 | 用法 |
黄发 | huáng fà | 老年人头发变白,泛指年老 | 《桃花源记》 | 形容老年人 |
垂髫 | chuí tiáo | 小孩头发下垂,形容年幼 | 《桃花源记》 | 形容儿童 |
黄发垂髫 | huáng fà chuí tiáo | 老人与儿童,象征和谐社会 | 《桃花源记》 | 描述老少安康的景象 |
二、词语背景与文化内涵
“黄发垂髫”最早见于东晋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,用来描绘一个理想化的生活环境。在这个世界里,没有战乱,没有压迫,人人安居乐业,老者安享晚年,孩童无忧无虑。这种生活状态被后人视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图景。
在传统文化中,“黄发”代表长寿和智慧,“垂髫”则象征天真与纯朴。两者结合,不仅是一种外貌上的描写,更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象征,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三、现代应用与意义
在现代汉语中,“黄发垂髫”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,用来描绘一个和谐、安定的社会氛围。例如:
- “在这个社区里,黄发垂髫,其乐融融。”
- “桃花源式的田园生活,正是人们心中所向往的黄发垂髫之境。”
它不仅仅是一个词语,更承载着人们对和平、幸福生活的向往。
四、总结
“黄发垂髫”是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语,既是对老年人和儿童的外貌描写,也象征着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。它来源于古代文学,被广泛用于表达对和谐社会的赞美和向往。了解这个词语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传统价值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