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资讯 > 严选问答 >

八年级下语文23课 马说 作业本答案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

问题描述:

八年级下语文23课 马说 作业本答案,拜谢!求解答这个难题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09 23:09:01

八年级下语文23课 马说 作业本答案】《马说》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寓言式散文,通过“千里马”与“伯乐”的关系,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和对统治者不识人才的批判。本文语言精炼、寓意深刻,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篇目。

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,以下是对《马说》作业本中常见题目的总结与答案整理,以表格形式呈现,便于查阅与复习。

一、基础知识部分

题号 题目内容 答案
1 “马说”中的“说”是什么意思? 一种议论文体,相当于“说明”或“论述”。
2 本文的作者是谁? 韩愈
3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? 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”
4 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”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? 人才常常存在,但能识别人才的人却很少。
5 文中“骈死于槽枥之间”中的“骈”是什么意思? 并列,一起。

二、理解与分析部分

题号 题目内容 答案
6 作者为什么借“千里马”来写人才? 借物喻人,表达对人才被埋没的不满和对统治者不识才的讽刺。
7 “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”中的“食”字有什么含义? 吃,这里指喂养,引申为对待人才的方式。
8 文中“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尽其材”表达了什么? 统治者不懂得正确使用人才,不能发挥他们的才能。
9 “呜呼!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!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? 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和对统治者无知的愤怒。
10 你认为“伯乐”在文中象征着什么? 有眼光、能识别人才的人,即领导者或社会中的赏识者。

三、拓展与思考部分

题号 题目内容 答案
11 结合现实,谈谈你对“千里马”与“伯乐”关系的理解。 在现实中,人才需要被发现和重用,而伯乐的作用至关重要,只有两者结合,才能实现人才的价值。
12 如果你是“千里马”,你会如何争取被“伯乐”发现? 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,积极表现,同时保持自信与努力,等待机会。
13 你认为现代社会是否还存在“千里马”被埋没的现象? 是的,仍然存在,尤其是在缺乏公平选拔机制的环境中,许多人才可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。
14 请写出一句与“千里马”相关的名言。 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”
15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”的含义。 只有有识之士出现,才能发现并重用真正的人才。

四、写作与表达部分

题号 题目内容 示例答案
16 写一篇短文,谈谈你对“人才”与“伯乐”的看法。 在当今社会,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但如果没有伯乐的发现与支持,很多人才可能默默无闻。因此,我们既要努力成为有才能的人,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,共同推动社会进步。
17 请你仿照《马说》的结构,写一篇关于“人才”的小议论文。 世有良将,然后有勇兵。若无良将识兵,纵有万夫不当之勇,亦难展其才。故知人才虽多,而识才者少,此乃国家之痛也。

总结:

《马说》不仅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,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。它让我们明白:人才固然重要,但识才、用才的人更为关键。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,不仅能掌握知识点,更能从中获得启发,做一个有才华、有远见的人。

如需进一步解析或拓展内容,欢迎继续提问!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